1 基地选址
有机蔬菜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基地一般选址于远离工业及人类污染的地区,并要求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电力充足,土壤、水源及空气等条件符合有机认证标准,即水环境质量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克HZB 1—1999)IV 类标准;土壤要求按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克B 15618—1995》,土质至少要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大气环境质量不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克B 3095—1996)二级标准。在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建立有机蔬菜基地必须经过严格的选址并在与常规地块之间设立明显的隔离带,隔离带可以是河流或树木林带,若两者结合则更佳。隔离带宽要求10米以上。
2 有机蔬菜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的主要设施
有机蔬菜保护地设施栽培为有机蔬菜生产提供质量保证,便于有机蔬菜品质的控制。主要设施:大棚或温室、栽培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有机营养液配制中心等。
2.1 大棚或温室
大棚可建长50米、宽6米的塑料薄膜大棚(也可建连栋大棚),棚间间距2米,棚两侧开上下宽1.2米、长48米通风窗并覆盖40~60目防虫网;温室规格为长51米,宽10米,温室前安装40~60目防虫网,上下宽1.0~1.2米。薄膜及防虫网应覆盖严密以有效阻隔外源病虫害的侵入。为了使有机蔬菜采光良好,大棚走向以南北向为好,温室以东西向为好。
2.2 大棚或温室内建标准栽培槽
建造方法:用标准砖(5厘米×12厘米×24厘米)叠砌成长条形栽培槽,内径宽96厘米(4砖长),外径宽120厘米(5砖长),槽间间距0.6米,槽高度约20厘米(4层砖厚度)。50米标准大棚采用长槽栽培,槽长24米(100砖长),棚中间空1米,用于铺设灌溉管道接口、闸阀等设施,棚两头空0.5米,每个棚可以建6个标准栽培长槽(1.2米×24米)。51米长的温室采用短槽栽培,长度为7.68米(32砖长),每个温室可建28个标准栽培短槽。栽培槽方向以南北向为好,槽底用水泥混凝土浇筑可与土壤隔离,防止土传病虫害侵染(或者在装填基质前,铺厚度大于0.1毫米的塑料膜亦可),在靠近排水沟一端留有排水孔,使多余的水从栽培槽排水孔流出。棚内地面可以用预制砖块(30厘米×60厘米)铺设。
2.3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50米大棚,在棚中间1米空处预先铺设通向营养液水塔的管道(来自营养液塔的主管道直径大小由栽培面积决定,一般33350平方米面积主管道Φ100毫米即可),棚内分管道一般Φ50毫米,预留接口(可用专用的滴灌带接头)及闸阀,用于连接顺着栽培槽分布的Φ25毫米 滴灌带;长度51米温室内分管道一般Φ50毫米,并在每个栽培槽一端(靠近过道)预留接口及闸阀,以连接Φ25毫米滴灌带。
2.4 有机营养液配制中心
有机蔬菜在生产过程中绝对不能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故其肥料来源只能是有机种养殖动物的粪便及残体、植物沤制肥、绿肥、饼肥等;另外还包括经有机认证的有机专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配制有机营养液是有机蔬菜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的关键,具体方法(以33350平方米面积大棚栽培计算):建立“四池一塔”,即沼气池、沤制池、混合池、清水池和水塔,并要求以上设施集中于一起,以便操作。
2.4.1 沼气池
500立方米大型沼气池(可用5个大小一样,直径6米,深3.6米的沼气池串联而成)。有机养殖场的畜禽排泄物进入第1个沼气池开始发酵并逐步进入第2、3、4、5沼气池,沼液经充分发酵腐熟后从最后第5个沼气池流出,并经滤网过滤后通过管道(低于正常沼液面0.5米,Φ100毫米并设有阀门,配制营养液时打开)直接送到营养液混合池。
2.4.2 沤制池
用直径6米,深2米(地下部分深1米,地上部分高1米)的两个大型水泥池串联而成(两个池之间平地面用Φ150毫米管道相连并配有闸阀),有机种植的大豆饼、菜籽饼或葵花籽饼按1∶1的比例,经粉碎后放入第1个水泥池(沤制发酵池)加满水(水肥体积比为5∶1)后覆盖塑料膜密封发酵2个月以上,充分发酵后打开闸阀浸出液经滤网过滤流入第2个水泥池(浸出液稀释池),加等量的水进行稀释再经滤网过滤后通过管道(Φ100毫米,埋入地下1米,微高于池底并安有闸阀,配制营养液时打开)直接送入营养液混合池。
2.4.3 清水池
长40米,宽20米,深2.5米,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尽可能大些,以贮存足够的水源。池水要求绝对清洁无污染,并符合有机蔬菜认证水源标准,为了获得清洁水源可以通过水沟收集大棚温室及房舍雨水入池,池中可以适当养殖一些鱼类,其粪便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池水可以通过管道(正常水位以下0.5米,Φ100毫米,并安有闸阀,配制营养液时打开)直接送入营养液混合池。
2.4.4 混合池
要求有较深的深度,直径3.6米,深4.5米,池壁上设有体积刻度线(从池底部开始每上升0.1米作一个基本单位,即体积为1立方米,分别是0.1、0.2、0.3……2.8、2.9、3.0)。配制有机营养液时,首先根据营养液所需用量及稀释倍数确定饼肥浸出液、沼气、清水的体积刻度线(做好记录),再打开沤制池水阀放进稀释饼肥浸出液至刻度线确定体积,然后打开沼气池水阀,放进腐熟的沼液至刻度线确定体积,最后打开清水池水阀放进清水,将混合营养液进行充分搅动,使营养液混合均匀。根据不同的栽培作物对营养的需求,调节沼液及植物浸出液肥的比例,为了既保证有机蔬菜生长的营养需要,又能培养基质的肥力,一般动物肥料与植物肥料比为1∶1,稀释倍数一般为:饼肥浸出液(等量稀释)∶沼液∶水=1∶1∶(6~20),根据苗龄大小而定,小苗期稀释倍数要大些(幼苗定植,初次定根水可以是纯清水),成株期可以小些,以既营养又“不烧苗”为宜。
2.4.5 水塔
高10~12米,直径4米,蓄水量40吨左右,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动力源,将混合池内配好的混合有机营养液经水泵泵到水塔内,再利用重力作用,经过管道直接送到栽培槽定植圃,接通栽培槽滴灌带即可。也可以用水泵直接将配好的有机营养液泵送到栽培槽定植圃,但这样比较难控制营养液压力,同时也比较费电。